精彩回顾 |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我们的节日—“端午粽香飘·弘扬中华传统”文艺演出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暨我们的节日—
“端午粽香飘·弘扬中华传统”
文艺演出
2019年6月10日,由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主办,成都市高新区文化指导服务中心、肖家河街道办事处承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我们的节日—“端午粽香飘·弘扬中华传统”文艺演出在肖家河永丰社区文化广场上演,为居民朋友们带来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饕餮盛宴。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构成了有别于其它城市的特色与风格。随着非遗的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沉淀着历史记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丰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遗文化走进百姓身边,丰富了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开阔了老百姓的艺术视野,提升了广大群众的艺术修养,推动了全区非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本次演出由10余个精彩节目串成,创造了轻松、欢快、热闹的艺术氛围。《盛世鸿姿》作为开场舞蹈拉开了演出的序幕,金钱板《凤头鸡下鸭蛋》,一人表演,其唱腔似说似唱、有说有唱,依字行腔,展示出金钱板艺术独特的魅力以及蜀人追求谐趣、悠然的生活哲学。省市级非遗传承人表演的四川竹琴《三英战吕布》,省市级非遗传承人表演的四川清音《小放风筝》,其“哈哈腔”、“弹舌音”都是独有唱腔,哈哈腔未成曲调先声夺耳,竹笛声、弹舌音共鸣,把春天伴歌同行的生活场景以清音的方式在非遗舞台上唱响,寓意美好生活节节攀高;川剧《变脸+木偶变脸》更是把演出推向了一个高潮,将川剧浓缩在集锦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非遗之所以成为非遗,就在于它的传统性”。在现场观看的群众在看了演出之后感慨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熏”与“浸透”,艺术修养是需要熏陶的,并表示对此次的文艺演出非常满意。
此次演出不仅为传承人搭建了展现魅力、切磋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对曲艺类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出发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进非遗传承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让人民群众感受到非遗的内涵与魅力,自觉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