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山歌

发布时间:2014-08-27

项目级别:国家级

山歌,是山魂之音,也是山民的心声。有一首西岭山歌歌词是:“西岭大山有山魂,西岭山水养山民。山歌唱的是山魂声,山歌唱的是山民心。“往昔数百年来,西岭山民往往以唱山歌为乐事。他们在春种秋收中,在守玉米防兽害的高脚棚中,在撕玉米的深更半夜,在烧碱、挖药、伐木等下苦历程中,用山歌提神,用山歌传达情感,抒发旷达、乐观、坚韧、顽强、诚信、幽默、机智的坦荡情怀。由于西岭历史上曾为汉、藏、羌等民族杂居之地,西岭山歌的旋律色彩、调式也包含了汉、藏、羌民歌的一些元素,色彩鲜明,音域较宽,调子高亢,唱法自由空间较大,旋律较为特殊,山味、野味和民族风味颇浓。

西岭山歌大致可分为:劳动、爱情、劝化(包括讽谕)、喜庆、祭祀、洒歌等。其唱式有独唱、领唱、和唱、对唱等,尤以独唱居多。词意富于比兴,乐句结构完整,音乐形象集中,其诙谐逗趣,令人开心愉悦。劳动类:唱和春种、秋收、挖药、烧碱、伐木、狩猎、放牧等。爱情类:咏唱恋爱、偷情、求婚、夫妻情、反抗封建婚姻等。劝化类:警世、劝人求真务实、坚韧勤劳、揭恶扬等。洒歌类:以横山洒歌为著。喜庆类:多用于红白喜事、节日时日。祭祀类:丧葬、祭祖、扫墓(此类歌词较少)。
      西岭山歌歌词诙谐逗趣、粗放、野性、颇具刺激性、张力和感染力,耐人寻味。音调高亢、原始、古朴、空灵,实属原汁原味原生态。旋律流畅,节奏平稳,曲调可随词段多少而反复演唱。唱山歌不受时间、空间局限,颇具群众性和广泛性,既可自娱自乐,又可参与演唱、庆典、活动。曲调明快,轻松节奏鲜明。山歌讲究真情实感,其反映山民勤劳、朴实、不畏艰辛追求真善美行美德,山歌的情真意挚和表达高洁情愫,正好对今人寓教于唱,寓教于乐提供内容和形式。西岭山歌自有人烟以来,在群众生产、生活、劳动中就存在. 是文化大餐中的原汁原味的民歌。



文化馆官方微信 文化高新APP
交通指南 办证指南 入馆须知 留言簿 楼层分布 图书馆 互动园地 返回引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