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道教音乐

发布时间:2014-08-27

项目级别:国家级

从公元二世纪道教重要经书《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到近现代研究成果证实,成都道教音乐生成之源,是古蜀古代巫教的祭祀音乐。

成都道教音乐,内容丰富,曲目众多,常用于道教的早晚功课和斋醮科仪活动中。在一些早晚坛功课经音乐,一般由咏唱式、讽经腔、念咒腔和诵诰腔构成其基本框架。斋醮科仪音乐则由乐师的唱诵和经师的伴奏组成,传承分为教团传承和师徒传承。成都各宫观使用的常用韵曲,乐谱为当请谱和工尺谱,全凭道士口授心传的感悟。1979年,几位著名的高功和经师,如江至霖、刘理钊等,承担起培养下一代道教科仪音乐人才的重任,道教音乐于是得到恢复并逐步发展。2003年青城山仙乐团和青羊宫道乐团相继成立,乐团成员共45人,已整理有60余支曲牌。
      2005年,成都青羊宫道教乐团和青城山仙乐团代表四川省首次参加了由中国道教协会在广州举办的第五届道教音乐汇演和赴台参加中国道教协会组织的“蓬莱仙韵颂太平”海峡两岸道教音乐会,两次演出均获得圆满成功,受到国家宗教局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2006年,两乐团再次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第六届道教音乐汇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要注意组织好道教文化的保护和发掘,不负道教发源地之称”和“青城山要成为中国道教文化的展示之地和中国道教文化的体验之地”的指示精神,通过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道教音乐这一文化遗产,可以充分发挥道教根在中国、源在成都的优势,进而构建道教文化展示平台,对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丰富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打造新的城市品牌,进一步提升成都市的国际声誉,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文化馆官方微信 文化高新APP
交通指南 办证指南 入馆须知 留言簿 楼层分布 图书馆 互动园地 返回引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