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繁棕编

发布时间:2014-09-19

项目级别:国家级

清代嘉庆末年,新繁外西有妇女“析嫩棕叶为丝”,织成凉鞋,自此逐渐发展,品类增多。清白、高宁、利济、龙安、新农等乡妇女多从事棕编,采用灌县、彭县、大邑、邛崃等县山区嫩棕叶为原料,先用针刺蓖梳,划制成丝,经过浸泡、硫熏、晒晾断青,或用色染。产品造型均使用模型,模型可用木制、泥塑。编织方法有胡椒眼、密编、人字编等三种。主要品种为抱鞋、凉帽、椅垫、提包、凉扇、围棋盒等生活用品和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戏剧人物等工艺品两类。其特点是比一般草编工艺品坚实耐磨,质地柔韧,体积轻便,造型优美,色泽明快,制作精巧。

新繁棕编是新繁农村妇女们在农闲时节增加收入的一种副业。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新繁许多农户都靠棕编维持生活,上世纪30年代,新繁地区甚至出现了女子不会棕编,出嫁都十分困难的情形。
      新繁棕编选材较精,生产季节性强,以棕丝白嫩柔软,精美适用,色彩明快,能负重,不吸潮为上。人们多在春秋季生产提包等,夏季生产鞋、帽等。品种主要有鞋、扇、包、帽、垫、盒、玩具等类。4月初,艺人们开始采集嫩棕叶,用排针将叶划割成细棕丝,搓成棕绳,经硫磺熏蒸、晾晒、浸泡等工序,制成洁白、柔软的材料备用,或将部分棕丝染色备用。棕编的装饰方法因物而异。 提包多用胡椒眼技法,即将等距排列的经线相交叉成为菱形,再用2根纬线穿于菱形四角。鞋、扇类产品采用密编法。 帽、席等多用人字纹。用木、纸、泥模型编制的包等产品,其上织饰花鸟兽等图案。用白净的素色棕丝编制的器物像绸绢般华美。有的用彩色棕丝以挑花、提花、织花等技法织成彩色装饰图案。
      新繁棕编的特点是坚实耐磨,质地柔韧,体积轻便,造型优美,色泽明快,制作精巧,原生态,无污染。新繁是我国唯一的一处棕编基地。
      新繁棕编作为新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世代传承,保持了民间手工艺品的原生态特点,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和朴素自然的审美情趣,她不仅成为了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农民朋友,特别是农村妇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一种手段,提高了农民朋友的审美情趣,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形成文明乡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化馆官方微信 文化高新APP
交通指南 办证指南 入馆须知 留言簿 楼层分布 图书馆 互动园地 返回引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