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
项目级别:市级
武当丹士张三丰秉八卦五行之义、太极图之理,集以柔克刚之技击术巧妙融为一体,旨在实现道教长生久视、延年益寿之内丹修炼术而创立太极拳横空出世,且著有《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而载入道教经典,洵为传世之瑰宝。其精髓在于“太极拳论”、“太极拳经”、“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太极拳歌”、“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以及“太极拳七十二图势”所包含的张三丰太极拳105幅白描图势,其核心遂为“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历经数百年的今天,由于多方面原因,尤以上一个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道教文化惨遭歪曲、冷落,甚至于否定。原本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沃土之中的太极拳,盖具有道教性命双修,文化内涵邃密、祛病强身而切合人体摄生学的太极拳,时至今日,颇有混同于一般体育运动或武术的倾向,失却道教太极内丹养生术的真谛,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大有惨遭湮没之厄难,确已成为濒危文化。为抢救我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申报人经二十余年探索求真,考证若干道家经典名著,现将具有理想医疗健身效果的“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发掘展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民族文化遗产,使之布施于当今社会,供全世界数以亿计的太极拳爱好者识得太极拳之真面目,将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浸润于当今流行的太极拳架之中,提升健身品位,近而扩大太极拳修炼人群,以道家养生文化泽惠世界各族人民为主旨。
“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之核心内容为“炼丹”。古代道家炼丹有“外丹”与“内丹”之分,外丹者将“铅、汞”类矿物质,置于炼丹炉内烧炼成丹丸内服,企求长生,其结果中毒者多多。后经唐朝名道汉钟离、吕洞宾师徒二人奠定“内丹”理论基础,宋朝名道张伯端著有传世巨著《悟真篇》奉为“内丹之王”。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修炼术,籍此“内丹”是以人体为炉鼎、“精、炁”为药物,以“神”为火候,以双手掌“劳宫穴”及十指尖之“十宣穴”为导引,创立“内丹”修炼于太极拳架之中,使其凝聚而成“丹”。历代修炼内丹道士者,高寿老人层出不穷,经长期实践,确能起长生久视、延年益寿之奇效,故而内丹之修炼成为道家和道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其功法的传播成为道教的重要发展标志。所谓“精、炁、神”者,居人体脐下“气海穴”之“下丹田”以藏“精”;居两乳突中点 “膻中穴”之“中丹田”以藏“炁”;居两眉间中点 “印堂穴”之“上丹田”以藏“神”。其“丹田”者,“丹”即药也。“丹田”实指炼丹之处所。《悟真篇》有云:“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其“鼎”者,所指人体为炉鼎。其“真种子”者,人体内之精炁神是也。其《丹经》警句所指:人体内假如没有精炁神为药物,就如象用火空煮陶锅内的水。据现代科学测定,“精”在人体内带有生命活动信息的核子与各种基本粒子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炁”即等离子体与离子体运动中产生的电,因此,炁中有电,电中有炁;“神”具有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之量子力场与核子力场、超量子统一力场。就实质而言“精”是根本,“炁”是动力,“神”是主导。“精、炁、神”实则合成人体赖以生存的能量流,人体能量流正常,人体则处于健康状态;人体能量流欠佳,人体则处于病理状态;人体能量流停止,则生命不复存在。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之修炼功法中,以两手“劳宫穴”及“十宣穴”为内气外放、外气内收之关口。籍此“拢气”与“合气”在“丹田”之术,以获多余则泄、不足则补,以达人体平秘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之效。在意气相随驱使下,将人体能量流整合到与天地融和一气的最佳状态。正如《全唐诗》中吕洞宾曰:“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田气养身。有人学得这般术,便是长生不死人。”
当今全世界尚有上亿人口常年习练太极拳,为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将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太极拳注入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炼丹术,建立“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教修院,为世界各地太极拳爱好者,提供太极拳学术交流、技艺切磋、医疗健身效果观察之平台,为提升健身品位、改善世人生活质量、和谐社会,造福人类,实乃千秋功业。